关于开展我校202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5-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按照教育部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5年全日制博士专项计划工作要求,现将我校正在开展的相关专项计划情况通知如下。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请按照专项计划招生学院通知要求参加申请考核录取。


一、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专项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师

招生计划

001

基础医学院

学术学位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05

组织胚胎学: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研究

赵明明

1

06

人体解剖学: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黄娟

1

008

公共卫生学院

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01

环境因素与妇幼及儿童健康

刘琴

1

 

二、重庆市高等研究院专项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师

招生计划

001

基础医学院

专业学位

105800

医学技术

02

医学检验技术:神经网络解析与调控

冉建华

2

002

第一临床学院

105108

重症医学

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免疫代谢偶联机制、脓毒症器官衰竭发生机制

徐昉

2

105113

骨科学

05

成骨分化信号通路研究

胡宁

2


三、市属高校选派优秀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专项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师

招生计划

002

第一临床学院

学术学位

100214

肿瘤学

03

炎症与肿瘤的免疫学机理研究

周洁

1

专业学位

105101

内科学

15

传染病: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机制及临床研究

秦波

1

003

第二临床学院

学术学位

100214

肿瘤学

02

放射性肺损伤防护及肺癌脑转移机制研究

杨镇洲

1

专业学位

105101

内科学

02

心血管病:高血压器械治疗级原创仪器研发

黄晶

1

014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学术学位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01

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和综合防控研究

黄爱龙

1

 

四、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专项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师

招生计划

002

第一临床学院

专业学位

105101

内科学

12

传染病:炎症诱发炎症,感染诱发感染;干细胞免疫与肝癌

李用国

1

003

第二临床学院

学术学位

100217

麻醉学

01

围术期器官保护、脓毒症诊疗与防治、线粒体质量控制

段晨阳

1

007

检验医学院

学术学位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8

天然产物抗肿瘤分子机制;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机理

罗进勇

1

009

药学院

学术学位

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3

非编码RNA与抗肿瘤核酸药物研究

肖斌

1

018

第四临床学院

专业学位

105115

妇产科学

01

生殖医学、妇科肿瘤、围产医学

王佳

1

 

五、院士团队专项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师

招生计划

001

基础医学院

学术学位

071007

遗传学

03

肿瘤生物信息学

程斯进

2

04

生命组学大数据解析、肿瘤微环境计算解码

降帅

2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9

肿瘤生物学

高千千

1

100102

免疫学

13

肿瘤免疫

程斯进

2

14

肿瘤免疫

高千千

1

15

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基础及转化研究

高千千

1

 

六、武汉协和重庆医院专项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师

招生计划

002

第一临床学院

学术学位

100201

内科学

09

血液病:血液肿瘤分子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王利

1

100210

外科学

09

普外:大肠癌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研究

程勇

1

 

七、与重庆理工大学联合招生培养专项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师

招生计划

009

药学院

学术学位

100702

药剂学

05

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

于超、李剑光

1

 

      研究生院

2025年5月29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